秀才满面羞愧:“我何尝不知,可是若此生不如所志,活着却如行尸走肉,不得知人间百味。”

    郎中还是不解:“此事若不成,难道不可另谋出路吗?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?”

    秀才涩声道:“我也试过抛下心中念想,可是每每想到此生不得心愿,心如同刀割一般,余生怕会抱憾。”

    郎中默然,心中一声叹息,他的生活很平顺,也很简单,平平淡淡又很安逸的。

    “耿先生有想过自己若是没行医,现在会在做什么吗?”

    秀才随意问出的一句话,却难倒了郎中。

    回家以后,他左思右想,仍不得答案。

    回想一生,皆被安排得很幸福,识字看书,迎娶到心上人,不久也迎来一双儿女,也没有遇到什么波折起伏,自己喜欢医术,也喜欢给人除去伤痛,可是,心里却总觉得空了一块。

    他回到家后,问妻子同样的问题。

    妻子掩口笑道:“夫君若是没在行医,说不定在哪个地方写着话本呢?”

    妻子不经意地一句话,却让郎中猛地醒悟过来。

    郎中想起自己年少时总是去书肆看各类游记,爱上故事里面鲜明各异的主人公们,为故事的发展拍案叫绝,为作者的巧思折服。

    可是他已经很久没去书肆看书了,妻子或是整理他书房时候,看到他年少时的稚笔,才会如此言道。

    他内心沉寂已久的童心突然被唤了回来,大步走去书房翻看少年时购置下的读物。

    历经岁月的洗礼,那些书本斑驳了封面,内页却仍旧崭新如初,可见他年少时的珍视。

    那些写下的故事和藻句,如今读来却是肉眼可见的稚嫩。

    而一旦心门被打开,就很难再合上了。

    郎中心里慢慢涌起了年轻时候的向往,读很多书本,然后将想法化成笔下的墨水,让很多人也能够看到他写的故事,

    比起这水乡的偏远,都城囊尽天下才人的愿景,更多样的类型,更快的流行趋势,这里是离他梦想最近的地方。

    郎中毅然拜别父母,带着妻儿来了这繁华的都城。